白城市博物馆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2019-09-19 08:53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此次普查对于全面掌握和科学评价我国文物资源情况和价值,健全文物登录备案机制和文物保护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整合利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有效发挥文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

白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
2013年8月以来,白城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全体成员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国家文物局《关于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文物普查发【2012】14号)等文件精神,在白城市人民政府和白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神和满腔热情,进行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摸底统计,有序开展了文物数据采集和文物认定。截至2015年9月10日,我馆共计录入文物26434件。

我馆工作人员在师范学院派发传单

我馆工作人员在市民广场派发传单
在2016年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和全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白城市博物馆特举办图片展,汇总整理了本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各项工作。此次展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一方面向参与普查的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辛勤劳动致敬,另一方面旨在向社会各界展示普查成果,进一步宣传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同时,使广大观众更加了解认识白城并领略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馆工作人员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悬挂条幅

我馆在白城师范学院进行宣传